找到相关内容114篇,用时12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早期天台禅法的修持

    ) 依上文所述,则智顗禅定生起的过程,并非循著传统佛教四禅八定之次第,而是直接趋入法华三昧。然而后来他在金陵瓦官寺,讲《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》时,几乎将汉代安世高以来,四百年间传入中国之所有大小乘禅法...(注 95)同上卷,页19中~下。175页 法门于一时。七、结论 智顗禅法之教学,由金陵之专唱禅波罗蜜,乃至天台山之双弘止观,不惟是戒定慧三学具足,同时也是身口意三业相应。智顗不但融合禅坐、经行、...

    释慧开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040548459.html
  • 智者之圆教义及其形成之探讨

    中印佛学之比较研究》页422,“智与得之简明表”。   [12] 《大正藏》册34,页877。   [13] 《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》卷4,《大正藏》册46,页301b。 ...hellip;等作辩证地陈述;最后圆教之完成不但是自己之圆法、圆信、圆行、圆住、圆自在庄严修行次第证得;而且,要以菩萨精神圆建众生。   但圆教之完成,并不在其内涵之圆满;而是其圆观之形成。法性空寂,即诸法...

    李志夫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092549235.html
  • 汉魏两晋时期中国佛教对禅修次第的认识──以《安般守意经》之注疏为中心的考察

    声息”一句宋本作“所谓以声息心息”,而元本、明本作“所谓以声身心息” 。(大16,170注6)  9 智者大师《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·释禅波罗蜜修证第七之一》亦引述本经此说,并指出其乃约息生灭立义,若约...汉魏两晋时期中国佛教对禅修次第的认识──以《安般守意经》之注疏为中心的考察  宣方  中国人民大学宗教学系副教授  提要  禅观实修情形的考察是中国早期禅学史研究中的疑难问题。本文提出转换研究视角,...

    宣方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11949491.html
  • 从天台“六即”行位之开立看顿悟与渐修的关系

    或渐或顿,前后更互的;圆顿止观则既没有从浅入深的固定阶次,也不是浅深顿渐前后更互的,而是当下圆满体认佛教真理,无碍无滞。对于这三种止观,智者大师皆有专门的论述,如《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》(亦称作《次第...介于《次第禅门》与《摩诃止观》之间,代表著从渐次止观向圆顿止观的过渡,是初入圆顿止观法门的指南。  智者大师如上开立的三种止观法门,特别是“渐次止观”与“圆顿止观”,当然蕴涵有“渐次”与“圆顿”的意味...

    张风雷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212950940.html
  • 天台智顗教观思想体系

    ,荆州玉泉寺所记十卷是也”;“《次第禅门》合三十卷。今之十轴,是大庄严寺法慎私记。不定文者,如《六妙门》……此是陈尚书令毛喜请智者出此文也。”(T46.3a)即今《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》、《六妙法门》、...之作,非专为立宗而说,故受囿于释经之体例;前者与《摩诃止观》又一偏教相之阐释,一主观行法门之发挥,故详略互现,各具体系,缺乏整体之统合。此对天台家说而言,诚属一大遗憾!本文之所由作,即欲依智顗上述之作...

    林志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291551890.html
  • 禅七

    等供养。这些,都是外在的条件,修行者自身应该善于观察自己的思想,能够调伏自己的身心等。此外,智在《修习止观坐禅法要》、《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》等书中,对坐禅方法也颇多论述。日本、朝鲜佛教界,对于坐禅也都...遵守佛制,故生活上,便得乞食于人,或靠信徒之供养。由于中国传统文化风俗与制度文化之差异,隋唐以前的中国僧众,有些必须靠帝王、大臣们之信仰供养,才得以维持生活。  达摩祖师渡海东来,传佛心印的禅宗法门,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344752575.html
  • 敦煌本生故事与其石窟艺术述论

    摩诃止观经》,《大正藏》第四六册。  (隋)天台智者大师说、法慎记:《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》,《大正藏》第四六册。  德异撰:《六祖大师法宝坛经》,《大正藏》第四八册。  (唐)玄奘口述、辩机笔受:《大唐...》第五三册。  (梁)宝唱等撰:《经律异相》,《大正藏》第五三册。  李师政撰:《法门名义集》,《大正藏》第五四册。  (唐)释智严译:《诸经要集》,《大正藏》第五四册。  (宋)周敦义述:《翻译名义...

    林玉龙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382053042.html
  • 鱼山声明集研究——中国佛教梵呗的考察

    》(二十六卷,隋·慧远撰)  第四六册:  《摩诃止观》(二十卷,隋·智顗说)  《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》(十二卷,隋·智顗说)  《法界次第初门》(六卷,隋·智顗说)  《法华经安乐行义》(一卷,陈·...》(五卷,元魏·杨衒之撰)  《天台山记》(一卷,唐·徐灵府撰)  第五三册:  《法苑珠林》(百卷,唐·道世撰)  第五四册:  《诸经要集》(二十卷,唐·道世撰)  《法门名义集》(一卷,唐·...

    赖信川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384253071.html
  • 般舟三昧念佛法门及其传播

    波罗蜜次第法门》,第四十六册。  ﹝隋﹞菩提灯译:《占察善恶业报经》,第十七册。  ﹝隋﹞费长房撰:《历代三宝纪》,第四十九册。  ﹝隋﹞僧就合:《大方等大集经》,第十三册。  ﹝隋﹞慧远撰:《大乘义章...那经供养次第法疏》,第三十九册。  ﹝唐﹞不空译:《八大菩萨曼荼罗经》,第二十册。  ﹝唐﹞不空译:《金刚手光明灌顶经最胜立印圣无动尊大威怒王念诵仪轨法品》,第二十一册。  ﹝唐﹞不空译:《般若波罗蜜...

    陈汉洲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075454696.html
  • 弥陀净土法门之探究——依三经一论说

    《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疏》卷下二及《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》卷一上等说:“志愿所向,须有行业方得满足,行业须有志愿方得结果;故愿与行常不相离,相辅相成而成其果”。因此菩萨们发四弘誓愿,必须以六度之行业来...弥陀净土法门之探究——依三经一论说  内容提要:  佛陀以一大事因缘出现于世,无非是欲令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。然菩萨们依何而发心?发菩提心后应如何修行?又修何种法门方始速疾圆成佛道?道绰禅师在《安乐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481057758.html